铜北中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
一、指导思想
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,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》和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》的文件精神,推动由教育部、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制定的《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》。坚持“以人为本,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”的宗旨,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,提高其使用率,发挥育人效益。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、走向大自然、走在阳光下,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确保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,促进学生在身体、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。
二、活动原则
1.教育性原则。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,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。
2.科学性原则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,从实际出发,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,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。
3.全体性原则。师生全员参加,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。
4.灵活性原则。根据我校学生及现有场地的特点,12月—4月跑操,5月—11月一曲双操+素质练习。
三、组织机构
领导小组组长:刁绍明
副组长:张克平 张雪辉 朱永智
组员:全体体育教师、年级部主任、各班班主任
四、活动时间、形式及内容
大课间活动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及下午第六节课后
1、跑操:第一个月12分钟,以后15分钟。
2、一曲双操+素质练习:学生做完操后进行2—3项素质练习,每周有1—2次6—8项专门素质练习。 运动量和强度逐渐增加。
六、活动要求
1各班级要从开始准时排队下楼,体育骨干督促、组织学生快速到达班级位置。
2.上下搂要紧张有序,安全第一。
3.负责行政值日的学生要认真巡视,并做好活动记录。
七、活动保障
1.认真学习,转变观念,达成共识
认真贯彻《体育法》和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》,不断改善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,加强制度建设,提高管理水平,推进科学研究,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。全面落实“人人都是体育运动指导者”的理念,鼓励所有学科教师投身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、指导工作中。
2.加强领导,保证时间,形成制度
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运动领导小组,领导和组织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和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实施。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,并建立“大课间活动制度”和“大课间活动评比制度”,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、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,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,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,不断提升活动水平。
3.全员参与,注重评价,强化激励
坚持学生全员参与,学校全体教师紧密配合,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,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,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,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,纳入领导、班主任、老师、学生系列考评中,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
八、管理责任制
1.领导负责制: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班子,年级部主任、班主任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,同时了解情况,发现问题及时解决,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。
2.体育老师负责制:(1)负责安排;(2)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;(3)负责训练。
3.班主任负责制:要想提高大课间的质量,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,因为班主任是凝聚力的核心,有相当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,而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决定的。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本班学生按时、按要求出操,培养学生体育兴趣;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;指导学生活动。(每日对班主任的检查将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)